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11日电(记者杨秀峰)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山东馆以“齐鲁一号”列车为蓝本进行独特设计,设有“齐鲁名吃”、“孔孟之礼”、“海带益阳”、“鲁云文创”、“山东手工”、“智慧生活”六大主题展区,形成了从传统技艺到现代生产、从高品质文化到高品质的完整食物链。观众还能够在变幻的景观中领略到山东地区的多元文化和品牌的创新成果,亲身体验充满活力的齐鲁文化创意转化、创新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一站一文化’的叙事逻辑,让观众在打卡、互动中感受山东之美。”山东省商务厅商业发展处副处长陈晓表示,展区设计不仅注重产品展示,更强调场景营造和文化传播。“遇见美好、花开富贵,都是祝福,是无形的传承+不可思议的意义。”泰山桃木王总经理卢国华表示,他们已经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很珍惜每一次参加进博会的机会。鲁国华表示,肥城桃木雕作为山东省非遗项目,不断传承传承,不仅让人们记住了老字号,也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寓意平安的经典桃木剑、象征吉祥如意的桃木如意、融入现代工艺的掐丝珐琅桃摆件。 “卖猪蹄的人真是搞文创啊!” ——在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山东馆鲁味斋展位上,一系列可爱的小猪手链、冰箱贴等吸引了众多观众。济南绿味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辉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改变,老品牌能够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11月6日,山东品牌新产品首次发布会在进博会顺利举行。德州红烧鸡、卤味斋现场发布系列新品,并与新西兰全泽贸易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成功拿下千万订单。这这一步标志着品牌“走出去”迈出了一大步。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合同签订后,公司将深度对接新西兰合作伙伴当地资源,系统推广和销售相关产品,并持续开拓大洋洲市场。这不仅是一次企业合作的实现,更是齐鲁饮食文化与多元世界风情的深度融合,展现了老字号在新时代拥抱世界、变革发展的决心和活力。山东馆展区布局不仅体现了产品分类,更表明了促进内外贸互学互鉴、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例如,获奖企业通过与国际质量接轨,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外贸企业的质量标准和供应链体系;由于外贸企业依靠老字号的品牌积累和文化叙事能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在推动“双向赋能”过程中,山东馆重点打造新品发布平台,展示了一批特色创新产品。依托进博会平台优势和“外贸好产品”成熟的国际渠道,让更多老字号产品走出国门。同时,“山东老字号全球行”走进新西兰签约仪式也推动合作成果加速落地。此外,中国荣誉品牌淄博染坊、慈泉斋工艺品有限公司、同文堂制刷、华纺有限公司、阳新瑞新等长期涉足国际市场的企业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汲取国内打造壁垒品牌的经验,推动其产品在国内市场扎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老字号进海难、外贸企业内销难的双重瓶颈,而且培育了一批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质民族产品。从儒家文明、中医传统智慧到精湛的手工艺,山东已成为独特的全球文化标志。这里产业转型,老字号与优质外贸产品同台竞技,传统工艺与智能科技融合赋能,勾勒出一条从“传统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这里也有开放步骤,靠登上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舞台,推动山东品牌和文化扬帆出国,闪耀世界舞台。
(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