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图文评测 >

跨界合作推出新车型,广汽Aion UT超押注换电赛道寻求卷土重来

发布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1-12 10:03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京东(09618.HK)联合广汽集团(601238.sh)、CATL(300750.sz)正式发布新车型“Aion UT Super”,并推出电动租赁和整车购买两种销售模式。据悉,这是第一款由京东定制的汽车,也是宁德时代旗下首款私家车型“巧克力换电”车型。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在三大龙头企业边界内探索的一种创新销售模式,但销售的整体效果仍需市场来评估。广汽集团正寻求推出新车型卷土重来。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的“艾安UT Super”是“艾安UT”的定制升级版。 2025年2月艾安UT发布后,销量为不符合预期。汽车的重新设计既及时又费力。根据用户反馈数据进行优化升级比较简单。广汽艾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产品研发第一阶段,广汽艾安与京东合作进行了线上调查,吸引了超过33万人参与。京东汽车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虽然京东并不直接生产汽车,但依靠覆盖7亿多用户的消费者需求数据和数十万次专题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空间、安全、续航等方面的集中需求。 NG调查数据显示,99%的用户将安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96%的用户注重续航和能量补充,94%的用户欣赏座椅的大空间和舒适性,83%的用户期望价格在10万元以下。这些需求数据被发送到产品研发和制造,爱安UT Super在续航、空间、智能、安全四个维度上进行优化和提升。 “广汽集团的诉求是增加销量。”电车人产业平台创始人马前成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新渠道实现销量突破。现在五菱、吉利、比亚迪主力小型车月销量都能达到5万辆以上,但UT通过创新合作,月销量处于微利水平。”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广汽集团产销量双双下滑。 2025年10月产销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广汽集团累计产量1,391,666辆,同比下降7.33%;累计销量1,354,384辆,同比下降10.94%;其中,广汽新能源有限公司累计销量209,615辆,同比减少46,964辆。尼特。此次CATL与京东的合作将为CATL开启第二条增长曲线,这款新车也是测试创新业务的重要一步。巧克力换电站是宁德时代推出的模块化换电站。因模块化电池形状像巧克力而得名。记者注意到,一辆UT超级电池的租赁价格为4.99万元,整车的购买价格为8.99万元。相比之下,艾安UT此前发布的指导价为6.98万元至10.18万元。这种定价策略更倾向于让用户选择电池租赁和购车的模式,这也是宁德时代的战略考虑。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负责人告诉记者,艾安UT Super是首款面向私家车型的巧克力换电车型。目前,巧克力电池交易所已与全国10多个汽车品牌合作20余款车型。预计到年底到2025年底,巧克力换电将在全国45个城市建设1000个换电站;到2026年,平均每天将有5个城市建成变电站,全国近120个城市将安装变电站2500多个。对此,马千成认为,宁德时代需要更多适合电池更换的车型。它已经占据了企业客户电池市场40%的份额,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因此计划在消费市场寻找突破。同时,电池租赁模式涉及回收,符合电池后市场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闭环。此次布局是宁德时代增强用户影响力、推动市场价值提升的重要努力根源。记者了解到,由于爱安UT Super有电力租赁和购车两种销售模式,并购买一辆完整的汽车。租购模式下,电池相关保修由宁德时代提供;广汽艾安采用整车购买模式,提供包括电池在内的整车保修服务。宁德时代电池更换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应在体验电池租赁服务一年后决定是否购买电池,这样既可以享受初始电池租赁折扣,又可以在以后的购买中保持灵活性。作为这款新车的主要推手,京东的布局并不仅仅停留在爱安ut Super。京东汽车营销负责人陆欢明确表示,“未来肯定会推出更多车型”。马千成分析,汽车是大宗消费品,京东非常愿意主导这次合作。而且,京东涉足汽车消费场景由来已久。拥有3000多家京东汽车维修店,线上渠道提供德京东汽车用品、消费金融等相关服务,可实现线上营销、线下配送、售后服务的闭环。竞能量补给路线马前成告诉记者,由于换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不同汽车品牌的电池难以重复利用,更难达到规模效应,因此整体销售效果还有待观察,尤其是用户对换电模式的接受程度。 “换电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投资动辄数百万元,对场地、设备和电池储备都有要求,且物业项目重。相比之下,充电站的建设成本更小、更灵活。目前,换电模式在高端车型领域尚未实现运营盈利,在中高端车型领域成效显着。马千成表示。对此,时代电动换电产品开发负责人帅凌表示,充电和换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或者说,一辆车可以同时具备相同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功能,选择适合场景的最佳能量补充方式。长远来看,两者会同步发展,成为车辆的标配。此前,CATL就曾建议,未来家庭充电、快充、电池等都可以实现。交换将是“世界的三分之三”,关键是根据用户情况和能量补充需求进行区分,而不是互相替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