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 李文山的未来产业是科技革命的前沿,也是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到生物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未来产业不仅将重塑产业格局,更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创新技术、政策支持、资本强化和人才培养是助力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第一,现代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如果没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未来的工业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量子计算为例,中科大团队中国已成功建成“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解决高斯玻色采样数学问题的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倍。这一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让我国在量子计算赛道上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其次,政策支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离不开科学政策的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向布局未来产业”“推进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实体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三、资本实力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充足、多元化的资本供给可以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进而逐步打造未来的产业。目前,我国已率先建立了包括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卡米国首都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服务现代科技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人才培养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长期动力。未来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高端人才的竞争。相关领域需要既懂基础研究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l 应用。如今,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上海市将未来产业优质企业纳入上海引进重点人才,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研发骨干人员按规定给予最高50万元的支持;广州深入实施“聚英才”人才工程,引导科技人才更好服务未来产业发展。当然,未来产业的发展不是四大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依靠协同努力、有机融合的系统工程。例如,技术创新为资本强化提供了目标价值,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可以帮助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推荐文章